節選自《江恩股市定律》,新公司如何售出股票,江恩先生在本節中指出,股票的售出和商家賣東西是一樣的,需要為自己打廣告,讓公眾信任和相信股票會上漲。當某個企業老板或記者鼓吹某某形勢一片大好時,一定是有東西要出售給公眾。
新公司成立之后需要籌資,就必須把股票出售給公眾。出售股票的方法與普通商家出售貨物沒有什么區別。商品經營者會給自己的商品做廣告,股票的廣告則由發行商負責。發行商想要把一只股票銷售給公眾時,就會千方百計地用報紙給這只股票做廣告,向公眾大肆宣傳股票的波動,盡其所能來吸引公眾的注意。
要吸引公眾參與一只股票的交易,股份就必須有大幅度的波動性和活躍性。如果一只售價為40美元左右的股票在三四個月內才上下浮動了五、六個點,人們可能不會去注意它;如果這只股票的價格漲到了150美元,并且每天都上下浮動5到10個點為的話,所有的人都會議論這只股票。人們從這只股票上看到了賺取大筆利潤的好時機,就開始拿來進行交易。結果公眾就在廣泛宣傳和廣告的吸引下在很高的價位上買進所有股票。隨后股票就開始下跌。人們待價而沽,也就不再太多地談論這只股票了,直到這只股票跌至最低價位,當所有利空消息已經全部出盡,大家又開始談論起這只股票來。
愿意是思想之母
當你讀到某人發表的意見時,不管他是報社的記者還是某家大銀行的總栽或者某大公司的老板,都應當考慮一下,尤其要想到:當他鼓吹形勢一片大好之時,一定是有東西要出售給公眾;他不可能講些會對自己的企業不利的話。
多年以前,華爾街有一位B先生。他收集了大量的信息,有時也會給報紙寫點兒文章。其知名度很高,經常走訪各個經紀公司。交易人員急切地想要知道他的看法。他們經常問:“B先生,你覺得太平洋聯盟這只股票怎么樣?”他會說,“我覺得這只股票將會上揚;不管如何吧,我希望能上揚,因為我也買進了很多。”看,這就是他認為這只股票會上揚的原因所在。他手上有一些這只股票,就期望這只股票能上揚。他自然不喜歡告訴別人,自己覺得這只股票在下跌。如果他真的那么說了,就可能引發一次可能會傷及其個人利益的拋售狂潮。